佛滔算命

当前位置:佛滔算命网首页 > 佛滔讲堂 > 风水命理 > 什么是周公之礼

什么是周公之礼

时间:2019-10-22 10:49:23 来源:佛滔算命网

无论是看历史剧还是看古代小说,亦或是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不免听过“周公之礼”的这个成语。可是周公之礼到底是什么呢?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。简单来说,古代将男女行房事成为“周公之礼”。

在百度词条上,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释义:夫妻同房、做爱、发生性关系,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戏谑委婉的说法。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,周公觉得这样很不好,有伤风化,于是作出规定:除非结婚,否则男女在婚前不能随随便便发生性关系。长此以往,这种规定形成了一种礼节,后人管它叫"周公之礼"。

在以孔子为代表的一干圣人的影响下,中国讲究“仁义礼智信”、讲求“三纲五常”。无论是草芥平民还是达官显贵,都非常在乎礼节。周公之礼,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,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。

一、周公是谁?

周公,姓姬,名旦。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,周武王姬发的弟弟。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,周公非常孝顺,忠厚仁爱,胜过其他兄弟。到姬发即位,旦经常佐助辅弼姬发,处理很多政务。因其采邑在周,爵为上公,故称周公。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被尊为"元圣"和儒学先驱。

他辅佐周武王谋划江山、克殷建周、分陕而治、二次东征、以潘屏周、卜都定鼎、制礼作乐、执政成王,一生披肝沥胆,为国效力。周公一生的功绩被《尚书·大传》概括为:一年救乱,二年克殷,三年践奄,四年建侯卫,五年营成周,六年制礼乐,七年致政成王。

周公执政称王,确立了沿用后世的嫡长子继承制,打破了选贤任能的标准,以血缘为纽带,把政治和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,形成家国一体的格局,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沿袭奠定坚实基础,沿袭千年。

周公一生的成就被贾谊赞誉为:在孔子之前,黄帝之后,对中国有极大贡献的,只有周公一人而已。可见周公在中国历史上无法超越的历史地位。

二、周公之礼的起源及意义

西周初年,社会风气日渐颓靡,民间婚配、男女交往混乱随意,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。为了控制这一现象的继续繁衍滋长,周公旦考察社会习俗,参阅典籍,创作出一整套婚姻改革制度,大范围、大规模整顿男女滥交现象。周公把男女嫁娶礼节分为七个部分,分别是纳彩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、敦伦七个环节,每个环节都有具体详细的描述,又称“婚义七礼”、“士婚义七礼”。为了帮助人们理解七礼,周公就与妻子一起为大家演示。可演试到“敦伦”时,他的妻子拒绝了。敦伦,就是指夫妻行房事。在犹豫不觉间,周公看到儿子伯禽玩乐的几个葫芦瓢,组合两片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,这一下就激发了周公的灵感。第二天,周公子弟叫到学校,为他们讲解“婚义七礼”,说到“敦伦”时,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用来打比喻:没分开之前混沌一体,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,敦夫妇之伦时,就像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,看起来像男俯女仰的姿态,成为行房事的象征。从此以后,新婚夫妇都根据“七礼”行事,原本当作教具的葫芦瓢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:表示夫妇二体合一;又有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,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。

梦见

推广